导演: 王冀邢
简介: 在1996年7月29日这一天,中国成功完成最后一次核试验后,向世界宣告将从次日起暂停核试验。这一消息传至海外,触动了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心弦,他意识到这是为了纪念十年前同日离世的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而特别设定的日子。作为邓稼先的世交与挚友,杨振宁对此深感动容。 故事回溯到1958年,留美归来的邓稼先博士肩负起秘密研制原子弹的重任,从此隐姓埋名,致力于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。在资源匮乏、技术封锁的艰难条件下,邓稼先率领团队攻坚克难,为中国首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奠定了理论基础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 1964年10月16日,中国西部地区的一声巨响,宣告了首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,这不仅是军事科技的重大突破,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,邓稼先的名字因此载入史册。随后,他又引领团队完成了首颗氢弹的理论设计,1967年6月17日的成功爆炸再次震惊世界。 在邓稼先致力于核武器研究的同时,他的个人生活与家庭也经历了巨大的牺牲。妻子许鹿希和孩子们默默承受着分离与未知的痛苦,支持着他的事业。1971年,杨振宁回国时渴望见到邓稼先,却因邓稼先正身处西北试验基地的“批判”中而未能如愿,两人的相见充满了无奈与遗憾。直到周总理亲自澄清,杨振宁才确信邓稼先是中国“两弹”研制的真正英雄。 随着时代的变迁,核武器研究院迁至四川山区继续研究。邓稼先在长期的核辐射影响下,身体日渐衰弱,但他仍坚持工作,直至病倒。1986年,邓稼先的生命进入倒计时,他向国家与同事交代了后事,并在天安门广场向祖国与人民作了最后的告别。弥留之际,挚友杨振宁未能与他见上最后一面,成为永远的遗憾。而女儿从美国赶回,与父亲在病床前深情相拥,泪流满面。 2009年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大庆之际,邓稼先的英魂仿佛再次降临天安门广场,他坐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,深情地望着和平鸽群,眼中闪烁着对国家与人民深深的眷恋与不舍。
标签: 传记